项目主要负责勘测格拉段所有站点在近几年的修补测,青藏铁路前期建设都是采用内燃机发动,随着时代的进展,对铁道运输的电气化改造工程提上日程。格拉段电气化改造勘测长度1142公里,海拔4000以上的地段就有960公里。
该项目测区为青海格拉木-西藏拉萨铁路沿线路段,使用半岛·综合中国官方网站iRTK5+全能星电台进行采点及计算参数。
高原上架设基站
铁路沿线的控制点是按十公里一个点布设的,个别控制点由于年代久远及自然侵蚀,已经被严重破坏甚至无法找见,所以站点上并没有距离较近的点求解参数。
前期勘察测量阶段,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测量时,队员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背着仪器,顶着高原反应在坑洼的高原上前行。
定点采集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当年是什么样的精神创造出了这样一条“天路”。青藏线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高寒缺氧,还有可能面对野兽的侵袭。
队员初上不冻泉时(海拔4700米),每个人都遭遇了高原反应,头痛欲裂,但是没有一个队员有退缩的念头,经过几天的适应,大家的高原反应慢慢的减弱了。
踏着铁轨沿线测量
铁路沿线作业,对安全要求十分严格,每次测量员进站场都要提前申请,调度员会根据列车经停时间,给出可作业的天窗时间(无车通过时间),并且时间非常短。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勘测人员要提前把控制点引到站点边上,每次引点求解参数都十分困难。勘测队长得提前在奥维地图上找出大概的控制点埋设位置,选好架设基站的位置。如果站点附近相隔十公里的控制点被破坏或找不见就只能找下一个十公里处的控制点了,这样就容易导致由于距离太远而接收不到基站的差分信号。
作业越困难越需应用省时省力的工具。项目改用iRTK5+全能星电台,作业距离比较远,移动站距离基站18公里还能稳定达到固定解,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基站大致架设两个控制点中间,一边距离控制点7公里左右,另一边距离控制点14公里左右,信号稳定,一站搞定,从此不需再挪动基站。
同时,iRTK5的锂电池容量比其他RTK大(6800mAh/单块),一块电池基本可以保证一天使用,也给勘测团队节省了不少时间。
斗转星移,项目故事还在继续,再次谈到高原作业的经历,想起的已经不是困难与窘迫,而是苍茫绵延的雪山、通往天际的铁路。
试想,我们的产品iRTK5有幸能参与这样的工程项目,何尝又不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